2010, 41(8):1-5.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混合驱动车辆由于具有多个动力源从而使主动调速控制难度增大。研究了减小换挡操作元件操作冲击的主动调速控制算法,提出了采用双环控制结构的主动调速控制。该算法包括两个层次的转速调节:外环的换挡制动器/离合器主、被动端速差调节采用增量式PID控制;内环的发动机、电动机、发电机部件的目标转速调节采用模糊控制。通过开发的混合驱动控制器ECU对算法进行了在线台架试验标定与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主动调速控制方法实现了调速部件的协同控制,可以保证换挡过程快速、平顺地完成,换挡时间与冲击度等指标符合系统要求。
2010, 41(8):6-9.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对车辆动力学控制中的道路路面附着系数实时估计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使用魔术公式建立1/4车辆制动模型,即车轮制动动力学模型;然后将其中的附着系数相关项视为制动系统的扩张状态,建立其扩张状态观测器,通过轮速信号和制动力矩信号实时观测制动过程中地面与轮胎间的纵向力,进而计算出路面附着系数;最后在均匀路面和突变路面条件下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车辆制动系统参数摄动和传感器噪声具有鲁棒性,可以准确地实现道路路面附着系数的实时估计,观测器与控制器设计具有一定独立性。
2010, 41(8):10-15.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针对电动助力转向中的电流跟随控制问题,通过建立系统数学模型,分析系统型别,研究了常规PID控制和模糊PID控制在电流控制中的不足,采用前馈和反馈综合控制的思想,提出了综合前馈和模糊PID反馈的电流控制算法。通过实验对比表明,前馈和模糊PID反馈的综合控制方法可显著提高电流跟随控制的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
2010, 41(8):16-19.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通过评审团成对比较法测试得到18种车辆排气噪声的满意度评价,考察并选取响度、尖锐度、粗糙度、波动度和峭度作为描述车辆排气噪声声音品质的客观心理声学参数,使用BP神经网络理论建立车辆排气噪声声音品质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排气噪声样本的满意度进行预测,并与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所得的预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值更接近实测值,误差在10%范围以内,对于单一噪声样本满意度的预测精度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客观参数和主观满意度间的非线性关系,可用于车辆排气噪声声音品质的预测研究。
2010, 41(8):20-24.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针对工程车辆在斜坡上的滚翻实况,分别利用有限元非线性分析法和多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整车有限元模型和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动态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预测了车辆斜坡滚翻时翻车保护结构(ROPS)及其吸能构件的变形和吸能,以及滚翻过程中司机的运动状态和损伤概率。结果表明:采用ROPS及其吸能构件能够阻止整车在较小坡度工况下连续滚翻,减少ROPS的塑性变形量,同时也能削弱碰撞过程中加速度峰值并有效降低司机损伤概率。
2010, 41(8):25-30.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考虑轮胎接地摩擦的非线性特性,建立了基于侧向变刚度的轮胎多边形磨损模型,并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指出轮胎的自激振动是一种由系统Hopf分岔引起的稳定周期振动现象,通过数值仿真得到了引起胎面自激振动的车速和车轮前束角范围。结果表明:轮胎多边形磨损为一种典型的非线性自激振动现象,其发生与胎面的侧向振动有关,磨损边数近似等于胎面的侧向振动频率与车轮转动频率之比。所建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轮胎多边形磨损的形成机理。
2010, 41(8):31-34.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在基于实例推理的机械系统数字化设计过程中,实例的检索策略和检索方法对于检索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具有决定性影响。结合面向对象的实例表达方法,研究实例检索过程中机械零部件特征属性相似度的确定方法,提出将模糊数学、灰色关联分析应用到特征属性相似度的计算中。引入层次分析法和基于相似度离差信息方法确定特征属性的组合权重。以铲式播种机设计为例,验证了所提出的实例检索算法具有良好的实例分辨能力和检索成功率。
2010, 41(8):35-38.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针对气吸滚筒式精量穴播器作业过程中能耗大、排种性能不稳定等问题,以主要影响因素:取种盘吸孔线速度和充种负压为研究对象进行正交试验、回归分析,确定各因素对排种性能的影响规律及较优工作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充种相对压力-4.5 kPa、取种盘吸孔线速度0.38 m/s时为较优作业参数组合,此条件下穴播器的单粒指数为98.67%、综合评价指数为99.00%、重播指数为0.67%、漏播指数为0.67%,满足精量穴播要求。
2010, 41(8):39-42.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在水稻工厂化穴盘育秧播种过程中,排种器的投种过程是影响播种性能的最后环节,为满足排种器播种性能要求,对投种过程中种子运动规律、投种机理等进行了理论分析。把投种过程分为及时投种、延迟投种和强制投种过程,推导出每个过程中排种器各参数与穴盘运动速度间的关系式,并对投种过程进行了高速摄像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建立了型孔长度与排种器相关参数间的限制关系式,分析表明合理选择排种器设计参数,能够保证种子不与型孔另一边壁发生碰撞,实现顺利投种。
2010, 41(8):48-50.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阐述了水稻高速插秧机前插式直齿双控制分插机构设计方法和工作原理,建立了机构的运动学分析模型,使用ADAMS软件对该机构的运动进行了优化和仿真,获得了分插机构的运动轨迹和运动特性曲线。结果表明该机构能够实现插秧时秧爪所需的主要运动学目标。
陈发元 , 汪小旵 , 丁为民 , 傅锡敏 , 吕晓兰 , 何国敏
2010, 41(8):51-55.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为研究用于果树风送喷雾的圆盘风扇气流速度场分布特性,采用k-ε紊流模型和稳态求解方法,设置合适的边界条件,对单、双风扇不同出口风速的气流速度场进行三维稳态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双风扇同时送风时,在离两风扇中心1~3m的范围内,中心区域的风速明显小于两边的风速,在3~5m的范围内中心区域的风速和两边的风速相差不大。模拟值与试验值对比表明变化趋势一致,二者的拟合直线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044和0.7957,所建模型可以比较准确地模拟风扇气流速度场的分布。
2010, 41(8):56-61.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选取园林喷灌中常用的3种升降式旋转喷头:DPX-HP型喷头、具有记忆功能的DPX-TS型喷头和托罗V-1550型喷头,分别在地下水和再生水条件下运行447h,测定运行前、后的流量-压力关系、喷头水量分布和转动均匀性,并利用单喷头水量分布资料模拟计算组合喷灌均匀系数,以评价再生水对升降式喷头水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水运行447h后喷头流量降低3.4%~4.7%、射程降低2.7%~9.0%,而地下水分别降低了0.03%~0.09%和2.5%~3.9%,再生水降幅明显大于地下水。再生水运行使喷头各象限转动时间的最大偏差率增加4.2%~4.4%,水质变化对喷头转动均匀性影响不明显。再生水运行不会对喷头的均匀系数产生明显影响,能够满足高灌水均匀度的要求。
2010, 41(8):62-66.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采用粒子图像速度场仪测量了毛细管微射流静电雾化流场,获得了毛细管静电雾化的典型雾化模式和锥-射流模式下雾场中雾滴的速度矢量图与流线图,分析了雾滴在输运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和静电电压作用下的速度与流线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静电力与极化力、重力、流体拖曳力等共同作用下,随着荷电电压的增加,雾场流线分布均匀,雾滴在轴线上速度逐渐增加。在任一电压下,随着射流轴向距离的增加,同一截面上雾滴速度都有所增加,且速度的均匀性沿轴向有所提高。
2010, 41(8):67-70.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针对传统花生联合收获机刚性夹持链夹持损失率偏高的问题,提出了三夹持带柔性夹持技术,并设计了三夹持带夹持输送装置。通过试验台试验确定了带型、带距、带速等参数,并通过与刚性夹持链的田间对比试验,对拉断落果率、夹持喂入率、夹断率、去土率、掉株率、掉果率等试验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三夹持带柔性夹持输送方式损失率较低。
吴崇友 , 丁为民 , 张敏 , 石磊 , 卢晏 , 余山山
2010, 41(8):70-76.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对我国南方油菜分段收获割晒后的脱粒清选特性和脱粒清选参数进行了研究。通过在试验台上脱粒和清选正交试验,得出了分段收获捡拾脱粒机脱粒、清选部件形式和两组合理的工作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脱粒分离夹带损失最小的优选参数组合为喂入量1.6kg/s、滚筒转速750r/min、脱粒间隙15mm、滚筒形式钉齿6排;影响脱粒分离夹带损失率的主次因素为滚筒形式、喂入量、脱粒间隙和滚筒转速。综合考虑清选损失率和含杂率最〖JP3〗小的优选参数组合为开度10mm鱼鳞筛、振动筛曲柄转速260r/min、离心风机转速860r/min、离心风机倾角15°;由模糊综合评价值的极差分析可得因素的主次排序为离心风机倾角、振动筛曲柄转速、筛片结构形式和离心风机转速。
2010, 41(8):77-80.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基于气力输送原理,设计了一套以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为控制器,触摸屏为人机界面的自动投饵系统。论述了投饵设备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控制系统的设计以及软件实现。通过PLC系统对下料速度、投饵时间、停饵时间等参数进行设定,实现自动投饵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达到设计要求,输送管长320m时投饵量可达1.1t/h,定量精度为±
2010, 41(8):81-89.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木灰这类典型生物质灰的组成和物理、化学特性进行分析,并阐述了木灰作为肥料施用后对作物、土壤表层植被、土壤微生物群和环境各方面的影响。木灰的K含量不高,但是具有较高的pH值,对酸性土壤的改良作用很明显。pH值的提高可以改变土壤中微生物结构,促进微生物的活动,增加土壤肥力。同时,木灰还具有大量元素富集的特点,施用后会改变土壤中元素的构成,增加土壤中N、K等植物生长必需元素的可利用量,从而促进作物的生长。根据目前研究情况,木灰肥用不但实现了元素循环, 而且一定程度上提高和改良了土壤特性。
周俊虎 , 汪洋 , 杨卫娟 , 刘建忠 , 王智化 , 岑可法
2010, 41(8):90-93.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燃料在直圆管形状的微尺度燃烧器中进行预热燃烧,对比不同预热温度下的燃烧器工作性能,检验强化预热对促进微燃烧稳定的效果。实验选择燃料混合气体流量为0.12、0.24、0.36L/min,预热温度分别为室温23℃和250、500℃。实验结果显示,在室温,燃料混合气体流量0.12L/min下,燃烧器可燃极限当量比为0.339~3.639。预热温度上升到250℃时,可燃极限当量比范围增大到0.317~4.304。 而预热温度500℃时,可燃极限当量比范围减小为0.453~1.706。在实验中测量燃烧器壁面温度,结合数值模拟研究内部燃烧过程。模拟结果显示,随预热温度上升,反应区域峰值温度上升。在流量0.24L/min,当量比为1,预热温度由室温上升至500℃时,峰值温度由1.890K上升至2.013K。实验结果证明适当预热可以提高反应温度,从而抑制热熄火。
2010, 41(8):94-99.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为了促进芦笋秸秆原料沼气发酵系统的产气效果,利用NaOH在无流动水的条件下对芦笋秸秆进行了碱性化学预处理,并在小型沼气发酵装置上以不同预处理时间、粒径和NaOH溶液质量分数对芦笋秸秆木质纤维素的变化及产沼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预处理时间15~20d比不经预处理的试验组启动时间提早10d;芦笋秸秆粉碎和切割后,不经筛分的试验组比经过筛分后的试验组启动时间提早5~15d,发酵周期缩短23d;5% NaOH处理的试验组比NaOH 10%处理和不使用NaOH处理的试验组总产气量分别高453.82%和84.58%。综合比较,预处理时间15~20d、不经筛分和5% NaOH处理的条件下是较优的工艺条件,沼气发酵后其甲烷体积分数最高达70%,pH值大于7.5,均在正常范围内。
2010, 41(8):100-106.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为增强畜禽产品可追溯的公信度,开发了涵盖肉鸡生产与屠宰加工标准体系,兼顾企业、政府与消费者三方利益,具有第三方认证的肉鸡产业技术体系生产监测与产品质量可追溯平台。该平台包括雏鸡生产子系统、肉鸡生产子系统、肉鸡屠宰加工子系统、肉鸡储运子系统、肉鸡销售子系统、体系管理部门子系统、检验检疫子系统和一个用于各个子系统登录、消费者查询及体系管理部门信息发布的网站系统。平台采用Java EE构架开发,整个项目的设计都建立在SSH框架之上,遵循MVC设计模式。采用Java和Action Script 3.0语言设计,用Flex技术实现视频即时通信功能,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5,Web服务器为Apache Tomcat 6.0。该平台实现了肉鸡从生产、屠宰加工、冷链储运到销售所有环节信息的可追溯,能够从操作层面保证肉鸡产品安全。
2010, 41(8):107-110.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以鸭梨为对象,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扫描获得轻微损伤鸭梨冠状面图像,使用Matlab软件完成图像预处理,采用自动阈值分割目标区域,并提取鸭梨层切面边界,最后采用角点检测方法检测鸭梨是否有轻微损伤。实验结果表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水果轻微损伤的检测精度达92.1%,对正常和畸形水果的检测精度达
2010, 41(8):111-114.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以青海、西藏、云南和新疆4个不同产地的雪莲花为研究对象,利用K-最近邻域(KNN)模式识别方法建立雪莲花产地鉴别模型,模型参数K和主成分因子数(PCs)通过交互验证的方法优化;同时比较了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多元散射校正(MSC)、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4 种预处理方法对模型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通过SNV光谱预处理后,在K为3和PCs为5时,所得到的模型最佳,模型交互验证识别率和预测识别率均为100%。研究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KNN方法可以成功鉴别雪莲花产地。
2010, 41(8):115-120.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论述了射频技术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其在农产品和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射频技术所特有的选择性加热、含水率自平衡效应以及能量穿透深度大等优点,使其在农产品干燥、灭虫,以及粉末、多孔物料的杀菌和热处理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010, 41(8):121-124.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分别以糙米的腹部、背部作为承压面,对糙米的三点弯曲破碎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籽粒腹部、背部的三点弯曲破碎力和破碎力的分布特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即腹部作为承压面的破碎力分布区域较分散,呈现多峰分布,而背部作为承压面的破碎力呈现集中分布的特性;腹部作为承压面的抗弯强度和弹性模量均大于背部,而其断裂能却小于背部。糙米的加工品质与其三点弯曲破碎力学性能之间亦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2010, 41(8):125-130.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选择籼型商品大米,采用可编程人工气候箱,依据中国典型储粮环境的年平均温度、湿度,在模拟储藏条件分别设定为15℃不控湿度,15℃、相对湿度75%,20℃、相对湿度65%,25℃、相对湿度65%,30℃、相对湿度80%和自然储藏环境下,定期测定大米的糊化特征值。结果表明: 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峰值粘度、最终粘度和保持粘度出现波动且呈总趋势增加;回生值在储藏前期各储藏条件下变化不大,而在储藏后期,常温和高温下呈增加趋势,低温和准低温下呈下降趋势。储藏时间与大米峰值粘度、最终粘度和保持粘度极显著相关。储藏前期,储藏条件对峰值粘度、最终粘度和保持粘度影响不显著,储藏后期其影响显著。
2010, 41(8):131-134.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对龙眼果实、果核进行压缩试验表明:龙眼整果的压缩力-变形曲线为二次多项式关系,其横向和纵向的刚度相近,弹性模量为0.90~0.95MPa;果核的压缩力-变形曲线为近似线性关系,横向和纵向刚度相近,弹性模量约为40MPa。龙眼整果破壳时变形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加而减小。由果壳的拉伸试验得到应力-应变关系和果壳弹性模量-应变关系。试验表明龙眼果实可看作各向同性材料。
2010, 41(8):135-139.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研究了鲜鸡蛋放入冷藏库前采用强制通风预冷时冷风温度、通风速度、鸡蛋质量等参数对鸡蛋预冷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风温越低,预冷速度越快,预冷风温选择0℃最合适;一定范围内风速越大,预冷速度越快,但风速在1.67m/s左右预冷效率最高;随着鸡蛋质量的增大预冷速度减慢,故鸡蛋预冷前应按质量分级,分级预冷使预冷速度一致,保证预冷效果;最有效的预冷时间为
2010, 41(8):140-145.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对低温挤压加酶脱胚玉米粉挤出物直接调浆糖化生产玉米糖浆进行了试验。该技术省去了双酶法生产玉米糖浆的淀粉生产和喷射液化工序和设备,以及对应的水耗、电耗和环境污染。研究了挤出物的挤压-液化系统参数对糖液的主要考察指标的影响规律。实验室研究表明,加酶脱胚玉米粉挤出物糖化12h糖液的过滤速度、DE值和淀粉出品率分别为239.8~269.5L/(m2?h)、89.2%~89.3%和96.2%~97.2%。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耐高温α淀粉酶的脱胚玉米挤出物,直接糖化17h和19h,糖浆的DE值分别为95.89%和95.10%,透光率分别为
易阳 , 张名位 , 廖森泰 , 魏振承 , 唐小俊 , 张瑞芬
2010, 41(8):146-150.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以脱色率、多糖保留率、蛋白质去除率及3个指标的加权综合评分比较8种树脂对龙眼多糖的脱色效果,并筛选出效果较好的离子交换树脂D301-F,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其脱色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龙眼多糖溶液质量分数为4%时,选用离子交换树脂D301-F,在料液比为0.16g/mL、溶液pH值为5、温度为50℃条件下的脱色率可达90.21%,多糖保留率为85.75%,蛋白质去除率为73.12%。龙眼多糖中的色素可能主要以带负电荷的非极性小分子为主,采用离子交换树脂脱色是一种有效的纯化方法。
2010, 41(8):151-155.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通过分析蚜虫区域、绿色背景和蚜叶区的G分量特点,建立G分量阈值确定原则,并采用G分量阈值将蚜虫区域和非蚜虫区域分离开。针对蚜虫的粘连重叠问题,利用扩展极小值阈值变换的方法对输入图像进行标记,对标记后的图像进行距离变换和分水岭分割,以去除粘连。试验结果表明:算法能有效地分割粘连重叠的蚜虫,过分割率与欠分割率之和为3.14%。计数准确率达到96.2%,高于直接计数的
王慧慧 , 孙永海 , 张婷婷 , 张贵林 , 李义 , 刘铁鹏
2010, 41(8):156-159.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在HSI颜色模型下,通过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实现对鲜食玉米果穗外观品质分级。提出垂直投影法确定秃尖位置并去除秃尖。对H值进行双向一次微分运算以实现缺陷的识别。在此基础上获取果穗缺陷比、穗长、果穗最大直径、长宽比和矩形度作为外观品质特征参数,并以此为输入向量构建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对果穗外观品质分级。试验结果表明:秃尖位置、穗长和果穗最大直径的平均误差分别为2.27mm、1.96mm和0.54mm,缺陷误判率为3.00%,分级平均准确率为
2010, 41(8):160-165.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为准确识别自然环境中被遮挡的棉花,提出一种基于随机Hough变换的棉花识别方法。为了减小运算量,首先基于RGB彩色模型的(R-B色差通道进行图像分割,利用区域标记获取棉花最小外接矩形区域。然后在有效区域内采用边界跟踪方法获取轮廓信息,根据棉桃轮廓的数学模型进行随机Hough变换。仿真表明:当棉花轮廓信息丢失量小于1/2时,识别效果良好。而且由于轮廓提取和Hough变换均在有效区域进行,参数空间大大压缩,能满足采棉机器人对目标识别精度和速度的要求。
2010, 41(8):166-170.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以武育粳3号为试验品种,用自制计算机视觉系统,拍摄成熟期水稻群体图像,应用分形理论分析水稻群体图像的分形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取了图像的差分计盒维数和多重分形曲线;并进一步分析得出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与水稻图像分形维数具有线性相关关系,最后建立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模型,模型精度为
2010, 41(8):171-174.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对双板差分冲量式谷物流量传感器的静态受力特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静态力作用点的位置无关,即传感器的线性度满足使用要求。室内标定试验和田间测产试验得到谷物流量在0~2.0kg/s范围内信号与传感器输出电压信号的关系和标定系数K。田间水稻测产试验检测测产精度误差小于
2010, 41(8):175-177.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设计了由阵列式压电晶体传感器、阵列信号调理系统及单片机监测系统组成的谷粒清选损失监测仪,并制作了仪器样机。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阵列式压电晶体谷粒清选损失监测仪对损失谷粒响应时间在1 s以内,测量误差小于5%,且对实际收获工况中各种干扰能有效地抑制。
2010, 41(8):189-193.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为确定双层覆盖温室地下蓄热系统换热管道空气流速对蓄热量和水蒸气迁移的影响,建立合理的运行模式,测试了该系统以0.6~2.8m/s的空气流速蓄热时换热管道进、出口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地坪温度、室外温度,计算了换热管道进出口处空气含湿量与焓及蓄热功率。结果表明,在冬季白昼晴朗时,系统分别以0.6、1.0、1.5、2.0、2.5、2.8m/s的空气流速进行蓄热,温室内热空气流经换热管道焓值明显降低,以不同流速蓄热时进、出口空气焓差的变化幅度、变化趋势相近,换热均充分;蓄热功率随流速增加而增加,当空气流速小于2m/s时,蓄热功率不足,系统蓄热时较佳的空气流速为2.5~2.8m/s,蓄热时间应以
2010, 41(8):194-198.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针对多指标评价中属性值为不确定性区间数的问题,将可能度和信息公理相结合,提出了基于可能度和信息公理的方案优选方法。针对评价指标的不同类型,确定区间数上边界中的最大值和下边界中的最小值;然后确定各指标的系统范围和公共范围,计算每个区间数的成功概率,并计算每个方案各相应指标的信息量和各方案的总信息量;最后根据信息公理对各方案进行排序。在评价过程中决策者无需对指标进行规范化,为实现多属性决策,修正了信息量计算公式。以链条输送机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10, 41(8):199-205.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对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在修形和误差条件下的啮合过程进行了全面推导,并编制了轮齿接触分析(TCA)计算机数值仿真程序。通过对非对称齿轮与标准对称齿轮进行仿真计算,得出双鼓形非对称齿轮在有安装误差的情况下,接触迹的偏移量比标准对称齿轮小,传动误差的幅值比标准对称齿轮有明显降低,因此具有良好的传动平稳性和较高的承载能力。
2010, 41(8):206-210.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旋压成形技术是杯形薄壁内齿轮加工的新方法,其中压下量对内齿轮成形质量的影响最大。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式,以相对齿高和齿顶不均匀度为质量评价参数,研究了压下量对梯形内齿轮旋压成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一定齿高轮齿的成形,对应一定壁厚的毛坯,存在着一个最佳压下量,采用该压下量成形,轮齿充填质量最好;小于该值时,充填材料不够;大于该值时,材料整体变形量过大将导致成形缺陷。
2010, 41(8):211-215.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鉴于超磁致伸缩致动器(GMA)的脉冲喷射开关阀性能受致动器结构参数的影响,建立了基于GMA的脉冲喷射开关阀流量与驱动电流之间的物理模型,并采用Matlab进行系统仿真。对比分析了开关阀中不同驱动线圈匝数、涡流时间常数、等效质量对开关阀频响伯德图和时域阶跃响应的影响,从而得到不同参数引起的开关阀工作带宽、响应时间等性能的变化规律,试验表明致动器结构引起的涡流时间常数是影响开关阀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减小线圈匝数、缩短涡流时间常数可扩大致动器的频响范围,缩短响应时间。
2010, 41(8):216-222.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多主轴多动力刀架车削加工中心工步排序问题是同时涉及资源调度和工步排序的复杂问题。提出一种改进遗传算法以解决结合工艺资源调度的车削加工中心工步排序问题。通过建立0-1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为算法提供目标函数及约束,并根据此模型中多参数多约束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结构体的编码方法。为改善算法性能,根据相邻基因间的相似程度,构造了多概率交叉算子与多概率变异算子,从而提高由相邻基因组成优秀基因段遗传至下一代的概率。实例表明该遗传算法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并且较传统遗传算法在解决该类问题方面具有更好的收敛性。
2010, 41(8):223-226.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8.[sequence]
摘要:修复车身覆盖件CAD数据是有限元分析前处理中的重要步骤,针对车身覆盖件CAD模型中曲面缝隙问题,采用NURBS技术对曲面缝合加以研究,通过管柱算法快速判定匹配边界,以基于特征的曲线合并方法完成曲面缝合,并开发出曲面缝合算法模块。通过对汽车翼子板零件的缝合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通信地址:北京德胜门外北沙滩1号6信箱
邮编:100083 传真:64867367
电话:64882610 E-mail:njxb@caams.org.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农业机械学报 ® 2025 版权所有